|
广东培正学院2020年专插本法学专业考试大纲120
广东培正学院 2020 年本科插班生 法学专业《法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Ⅱ. .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在全面把握法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专题一 法学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学的研究对象 2、法学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学的研究对象 (2)法律人的基本素质 2、领会 3、应用 专题二 法理学概论 一、考核知识 点 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2.领会 3.应用 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 2.领会 3.应用 专题四 法的概念 一、考核知识点 1.法的用词 2.法的释义 3.法的本质 4.法的特征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 2.领会 (1)法的本质 (2)法的特征 3.应用 专题五 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一、考核知识点 1.法的渊源 2.法的形式 3.法的分类 4.法的效力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的清理 (2)法的汇编 (3)法的编纂 2.领会 (1)法的一般分类 (2)法的特殊分类 (3)法的对象效力 (4)法的空间效力 (5)法的时间效力 3.应用 (1)法的渊源 (2)法的形式 专题六 法的要素 一、考核知识点 1.法的要素释义 2.法律概念 3.法律规则 4.法律原则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要素 (2)法律概念 (3)法律概念的分类 2.领会 (1)法律规则的分类 (2)法律原则 (3)法律原则的分类 3.应用 (1)法律规则 (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专题七 法律体系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体系释义 2.法律部门的划分 3.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 (2)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2.领会 (1)法律体系的概念 (2)法律体系的特点 3.应用 专题八 权利和义务 一、考核知识点 1.权利和义务释义 2.法与权利和义务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5.权利界限与权利滥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权利界限 (2)权利滥用 (3)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2.领会 (1)权利和义务释义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应用 法与权利和义务 专题九 法律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行为释义 2.法律行为的结构 3.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行为的确认 (2)法律行为的分类 2.领会 (1)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 (2)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 (3)法律行为构成的主观要件 3.应用 (1)法律行为的概念 (2)法律行为的特征 专题十 法律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关系释义 2.法律关系的分类 3.法律关系主体 4.法律关系客体 5.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分类 (3)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4)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2.领会 (1)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2)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3)法律事实及其种类 3.应用 (1)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2)权利能力 (3)行为能力 (4)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5)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专题十一 法律责任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责任释义 2.法律责任构成 3.法律责任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4.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责任的本质 (2)法律责任的分类 (3)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2.领会 (1)法律责任的定义 (2)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3)归责 (4)归责原则 (5)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 3.应用 (1)法律责任的构成的概念 (2)法律责任构成的要素 专题十二 法律程序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程序 2.正当程序的特征 3.正当程序的作用与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一般法律程序的特点 2.领会 (1)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 (2)法律程序对法律适用的作用 3.应用 专题十三 法的历史 一、考核知识点 1.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2.古代法律制度 3.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4.当代中国法律制度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的历史类型 (2)奴隶制的法律制度 (3)封建制的法律制度 2.领会 (1)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 (2)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 3.应用 (1)法系的概念 (2)大陆法系 (3)英美法系 专题十四 法律演进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发展 2.法律继承 3.法律移植 4.法制改革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发展的内涵 (2)法律移植 2.领会 (1)法律继承的概念与特点 (2)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 (3)法律继承的内容 3.应用 法制改革 专题十五 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全球化概论 2.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2.领会 全球化概论、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3.应用 专题十六 法的制定 一、考核知识点 1.立法的概念 2.立法的原则 3.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4.立法过程与立法程序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立法的定义 (2)立法的特征 (3)立法的原则 2.领会 (1)立法体制 (2)立法过程 (3)立法程序 3.应用 专题十七 法的实施 一、考核知识点 1.守法的概念 2.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3.守法的主客观条件 4.普法教育与实法 5.执法的概念 6.执法的种类 7.执法体系 8.执法的原则 9.司法的概念和特点 10.司法体系 11.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守法的含义 (2)守法的主观条件 (3)守法的客观条件 (4)执法的概念 (5)执法的特征 (6)执法的种类 (7)司法主体 (8)司法体系 (9)司法职权 2.领会 (1)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2)执法体系 (3)执法的原则 (4)司法原则 3.应用 (1)守法的构成要素 (2)司法 (3)司法的特点 专题十八 法律职业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职业 2.法律职业的技能 3.法律职业的伦理 4.法律职业制度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职业的概念 (2)法律职业的思维 (3)法律职业的伦理 2.领会 法律职业的特征 3.应用 专题十九 法律方法 一、考核知识点 1.法律方法 2.法律推理 3.法律解释 4.法律论证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方法的概念 (2)法律方法的特征 (3)法律方法的内容 (4)法律论证的概念 2.领会 (1)法律解释的原则 (2)法律解释的方法 3.应用 法律解释的概念 专题二十 法的价值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1.法的价值释义 2.法的价值体系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的价值的概念 (2)法的价值体系的概念 2.领会 (1)法的目的价值系统 (2)法的评价标准系统 (3)法的形式价值系统 3.应用 专题二十一 法的基本价值 一、考核知识点 1.秩序的释义 2.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3.自由的释义 4.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5.效率的释义 6.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7.正义释义 8.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秩序 (2)法对秩序维护作用的具体表现 (3)自由的含义 (4)法对自由的保障 (5)效率的概念 (6)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7)正义的概念 (8)正义的种类 (9)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的具体体现 2.领会 3.应用 专题二十二 法与人权 一、考核知识点 1.人权释义 2.法对人权的保护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人权的概念 (2)人权的价值 (3)人权的国内法保护 (4)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2.领会 3.应用 专题二十三 法与政治 一、考核知识点 1.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2.法与国家 3.法与政党及其政策 4.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与政治的关系 (2)法与国家的关系 (3)法与政党 (4)法与政策 2.领会 3.应用 专题二十四 法与经济 一、考核知识点 1.法与生产方式 2.法与市场经济 3.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4.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2.领会 (1)法与生产方式 (2)法与市场经济 (3)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4)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应用 专题二十五 法与文化 一、考核知识点 1.法与传统 2.法与宗教 3.法与法律文化 4.道德含义及属性 5.法与道德的联系、区别 6.法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法律传统 (2)宗教精神与法律发展 (3)作为文化现象的法律 (4)法与道德的联系、区别 (5)法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 2.领会 道德含义及属性 3.应用 专题二十六 法治与社会建设 一、考核知识点 1.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 2.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生态文明 (2)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2.领会 3.应用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2、试卷内容比例:第 1~3 章占 10%,第 4~12 章占 80%,第 13~26 章占 10%。 3、试卷题型比例:单选题占 20%,多选题占 20%,判断题 10%,简答题占 20%,论述题占 30%。 4、试卷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 30%,50%,20%。 Ⅳ. .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Ⅴ. 题型示例 一、单选题(每题 1 1 分,选错或多选都无分,共 0 20 分) 1.法律传统乃是从过去沿袭传承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的某种法律精神和文化。它的社会价值意义在于( )。 A.它具有凝聚功能 B。它具有预测功能 C.它具有教育功能 D。它具有预防功能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确定自由范围的方式( )。 A.确定自由的类别 B。确定自由的量度 C.确定基本自由 D。确定自由的边际 二、多选题(每题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多选少选或选错都无分, 每题 2 2 分,共 0 20 分)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法律人的基本素质( )。 A.思想素质 B。文化素质 C.身体心理素质 D。法律思维能力 2. 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包括( ) A.一般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执法 B。企事业组织的执法 C.基层民众自治组织的执法 D。仲裁组织的执法 三、判断题(每题 1 1 分,共 0 10 分) 1.( )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构成的整体。 2.(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四、简答题(每题 0 10 分,共 0 20 分) 1.法学的基本方法。 2. 法学方法论原则。 五、论述题(每题 5 15 分,共 0 30 分) 1.试论法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2.请分析法的社会作用。 广东培正学院2020 年本科插班生 法学专业《刑法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Ⅱ. .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 考试的基本要求 通过考试,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理解和掌握犯罪论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刑罚论的基本知识体系。通过考试,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犯罪的构成特征,能掌握常见犯罪中的此罪与彼罪的区别。通过考试,要学生能熟悉刑法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通过考试,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刑法学知识,分析基本的刑法问题,并能通过正确的逻辑方法解决所面临的刑法问题。 二、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上编 刑法总论 专题一 刑法概述 一、 考核知识点 1、刑法的概念和刑法的性质 2、刑法的任务 3、刑法的解释 4、刑法的根据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刑法的概念 (2)刑法的分类 (3)刑法的任务 2、领会 (1)刑法完善的必要性 (2)刑法制定的根据 3、应用 (1)学会用法律解释的方法解释刑法 专题二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 、 考核的知识点 1、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及作用 2、罪刑法定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2)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 (4)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表现 2、领会 (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 3、应用 (1)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实现 (2)罪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实现 专题三 刑法的 效力 范围 一、 考核知识点 1、刑法的效力概念 2、属地原则 3、属人原则 4、保护原则 5、普遍管辖原则 6、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我国刑法属地原则的体现 (2)我国刑法属人原则的体现 (3)我国刑法保护管辖原则的体现 (4)我国刑法普遍管辖原则的体现 2、领会 (1)属地效力的例外和补充 (2)刑法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 3、应用 (1)我国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 专题四 犯罪 概念与犯罪构成 一 、 考核知识点 1、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2、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犯罪构成的特征 2、领会 (1)犯罪构成是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形式标准 (2)犯罪的本质是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实质标准 3、应用 (1)能用犯罪构成的原理分析个罪的构成要件 专题五 犯罪客体 一 、 考核知识点 1、犯罪客体的概念及意义 2、犯罪客体的分类 3、犯罪对象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犯罪客体 (2)犯罪对象 2、领会 (1)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2)主要客体和次要客体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3、应用 (1)学会用犯罪客体知识去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 专题六 犯罪客观方面 一 、 考核知识点 1、行为的特征 2、作为和不作为的特征 3、危害结果的特征及地位 4、因果关系 5、犯罪时间、地点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作为的特征 (2)不作为的特征 (3)危害结果的分类 2、领会 (1)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2)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的关系 3、应用 (1)因果关系的认定 (2)不作为犯罪的认定 专题七 犯罪主体 一 、 考核知识点 1、犯罪主体的概念和地位 2、刑事责任能力 3、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4、单位犯罪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单位犯罪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2)刑事责任能力的内涵及有关的因素(年龄、精神状态、生理缺陷) (3)身份犯的内涵 2、领会 (1)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的关系 (2)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的认定 (3)自然人主体的年龄、责任能力及生理缺陷对量刑的影响 3、应用 (1)身份犯的认定 (2)自然人负刑事责任的条件 专题八 犯罪主观方面 一 、 考核知识点 1、犯罪故意 2、犯罪过失 3、犯罪目的 4、犯罪动机 5、不可抗力 6、意外事件 7、认识错误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犯罪故意的内涵及种类 (2)犯罪过失的内涵及种类 (3)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的概念 2、领会 (1)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在犯罪中的地位及作用 (2)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 3、应用 (1)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2)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3)不可抗力的认定 专题九 正当行为 一 、 考核知识点 1、正当行为的本质 2、正当防卫 3、紧急避险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2)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 2、领会 (1)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2)避险过当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3)防卫限度的理解 3、应用 (1)特殊防卫的认定 (2)防卫意图的认定 (3)防卫时间的认定 专题十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 、 考核知识点 1、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特征 2、犯罪既遂 3、犯罪预备 4、犯罪中止 5、犯罪未遂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特征 (2)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2、领会 (1)犯罪既遂的类型 (2)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3、应用 (1)理解意志以外的原因和意志以内的原因的区别 (2)理解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的区别 (3)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 专题十一 共同犯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共同犯罪的特征 2、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3、共同犯罪的形式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 (2)共同犯罪的形式 2、领会 (1)主犯、从犯、胁从犯的分类标准 (2)共同犯罪与间接正犯的区别 3、应用 (1)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认定 (2)教唆犯的认定及处罚 (3)共同故意的认定 专题十二 罪数形态 一 、 考核知识点 1、数罪的区分标准 2、一罪的认定 3、数罪的认定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想象竞合犯的特征 (2)结果加重犯的特征 2、领会 (1)罪数的区分标准 (2)继续犯、连续犯的特征 3、应用 (1)法规竞合的特征及认定 (2)数罪的类型及认定 专题十三 刑事责任 一 、 考核知识点 1、刑事责任的特征 2、刑事责任的根据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刑事责任的特征 (2)刑事责任的表现形式 2、领会 (1)刑事责任的哲学根据、法律根据、现实根据 3、应用 (1)刑事责任的实现过程 专题十四 刑罚概说 一 、 考核知识点 1、刑罚的特征 2、刑罚的功能 3、刑罚的目的 二、 考核要求 1、识记 (1)刑罚的特征 (2)刑罚的目的 2、领会 (1)刑罚的功能(作用) 3、应用 (1)如何预防犯罪 专题十五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 、 考核知识点 1、主刑和附加刑的特征 2、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基本特征 3、死刑的适用 4、附加刑的适用 5、非刑罚处理方法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基本特征 (2)剥夺政治权利适用对象及期限、期限起算点 2、领会 (1)主刑和附加刑的区别 (2)没收财产和没收赃物、赃款的区别 (3)罚金和罚款的区别 3、应用 (1)死刑适用的限制 (2)死缓适用的后果 专题十六 刑罚裁量 一 、 考核知识点 1、刑罚裁量的原则 2、刑罚裁量的情节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从轻情节、从重情节、减轻情节、加重情节 (2)量刑的基本原则 2、领会 (1)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2)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3、应用 (1)多种量刑情节的适用 专题十七 刑罚裁量制度 一 、 考核知识点 1、累犯 2、立功 3、数罪并罚 4、缓刑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的成立条件、累犯的处罚原则 (2)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的概念、自首与坦白的界限、自首的处罚 (3)立功的概念、种类及表现 (4)缓刑的概念、适用条件 2、领会 (1)自首中的主动归案及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的区别 3、应用 (1)数罪并罚的原则及适用 (2)缓刑的考验及撤销 专题十八 刑罚执行制度 一 、 考核知识点 1、刑罚执行的特征 2 、减刑 3、假释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减刑的适用条件 (2)假释的适用条件 2、领会 (1)减刑的限制 3、应用 (1)假释的考验期限与假释的撤销 专题十九 刑罚的消灭 一、 考核知识点 1、刑罚消灭的概念和刑罚消灭的事由 2、时效概述 追诉时效的期限 追诉期限的计算 3、赦免的概念和种类 二、 考核要求 1、识记 (1)刑罚消灭的事由 (2)追诉时效的种类 (3)我国特赦制度的特点 2、领会 (1)赦免的种类 3、应用 (1)追诉时效的计算、中止、中断 下篇:刑法各论 专题二十 罪刑各论概说 一、 考核知识点 1、罪状 2、罪名 3、法定刑 二、 考核要求 1、识记 (1)罪名 (2)罪状 2、领会 (1)法定刑和宣告刑的区别 (2)罪状和法定刑的区别 3、应用 (1)选择性罪名 (2)概括性罪名 专题二十一 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国家安全的概念 2、间谍罪、背叛国家罪、叛逃罪的构成特征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背叛国家罪的构成特征 (2)叛逃罪的构成特征 (3)间谍罪的构成特征 2、领会 (1)间谍罪的客观要件 3、应用 (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间谍罪之间的关系 专题二十二 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公共安全的内涵 2、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等犯罪的构成特征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及其他恐怖主义类罪名的特征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2)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其他恐怖主义类罪名 2、领会 (1)恐怖组织的特征 3、应用 (1)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2)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等罪的关系 专题二十三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特征 2、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特征 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犯罪特征 4、洗钱罪和伪造货币罪的构成特征 5、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6、逃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征 7、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犯罪的构成特征 8、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等犯罪的构成特征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非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 (2)金融票证、信用卡、信用证、票据等概念 (3)商业秘密的特征 2、领会 (1)金融诈骗类犯罪的构成特征 (2)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犯罪构成特竹 (3)非法经营罪的构成特征 3、应用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其他伪劣商品犯罪的关系 (2)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和其他走私类犯罪的关系 (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受贿罪的区别 专题 二十 四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及区别 2、强奸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3、拐卖妇女、儿童罪 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二、 考核要求 1、识记 (1)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特征和加重处罚情节 (2)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和加重处罚情节 (3)故意杀人罪和绑架罪的构成特征 2、领会 (1)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3、应用 (1)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之间的关系 (2)故意杀人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的关系 专题 二十 五 侵犯财产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侵犯财产罪的构成特征 2、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3、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等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2)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2、领会 (1)财产罪中财产及财产权的理解 (2)职务侵占罪、贪污罪的区别 (3)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 3、应用 (1)盗窃罪、侵占罪的认定 (2)抢劫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专题 二十 六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妨害公务罪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及认定 2、伪证罪、窝藏包庇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犯罪的构成特征及认定 3、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的构成特征及认定 4、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特征及认定 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等犯罪的构成特征 6、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等犯罪的构成特征 7、组织考试作弊罪、违法替考罪的构成特征 8、虚假诉讼罪、泄露审判信息罪的构成特征 9、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构成特征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2)伪证罪的主体 2、领会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数罪与一罪的认定问题 3、应用 (1)窝藏、包庇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区别 (2)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区别 (3)组织考试作弊罪、违法替考罪的认定 专题二 十 七 危害国防利益罪 不作考试要求 专题二 十 八 贪污贿赂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2、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特征及其认定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2)贪污罪、挪用公款、 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客观方面上的构成特征 (3)行贿罪的构成特征 2、领会 (1)不正当利益的理解 (2)利用职权的理解 3、应用 (1)贪污手段的认定 (2)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专题二 十 九 渎职罪 一 、 考核知识点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 2、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特征 二 、 考核要求 1、识记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 (2)徇私舞弊的认定 2、领会 (1)渎职罪和受贿罪之间的关系 专题 三十 军人违反职责罪 不作考试要求 Ⅲ. .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2、 试卷内容比例:第一专题之第十九专题,刑法总则部分占 60%,专题二十之专题三十刑法分则部分占 40%。 3、试卷题型: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20%),案例分析题(30%)。 4、试卷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 30%,50%,20%。 Ⅳ. . 参考书目 《刑法学》(第七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Ⅴ. . 题型示例 一、单选题(每题 1 1 分,选错或多选都无分,共 1 10 0 分) 1.下列行为中,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敲诈勒索罪 B.绑架罪 C.非法买卖枪支罪 D.抢劫罪 2.王某于一日酒后驾车,将行人李某撞成重伤,王某将李某抱上车,将车开到郊外,再将 李某放下,事后离去,李某数小时后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不再定其他罪 B.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加重情节 C.故意杀人罪 D.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二、多选题(每题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多选少选或选错都无分, 每题 2 2 分,共 2 20 0 分) 1.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构成故意杀人中止 B.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 2.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受贿 100 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200 万元,甲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被没收财产的总额至少应为 300 万元 B.甲抢劫他人汽车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汽车应上缴国库 C.甲因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前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予偿还 D.甲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 30 万元,因妨害清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没收财产和罚金应当合并执行。 …… 三 、 名词解释 (共 2 20 0 分) 1.主犯 2.故意杀人罪 …… 四 、简答题(共 0 20 分) 1.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及处罚原则。(10 分) 2.简述普通累犯的构成条件。(10 分) 五 、 案例分析题 (共 0 30 分) 1.案情:甲男与乙男于 2004 年 7 月 28 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7月 30 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下手表(价值 2100 元)给自己。丙一边摘手表一边说:“我是老师,不能没有手表。你拿走其他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抢走我的手表就行。”甲立即将刀装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对丙说:“好吧,我不抢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东西,让我看看你脱光衣服的样子我就走。”丙不同意,甲又以刀相威胁,逼迫丙脱光衣服,丙一边顺手将已摘下的手表放在桌子上,一边流着泪脱完衣服。甲不顾丙的反抗强行摸了丙的乳房后对丙说:“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在丙背对着甲穿衣服时,甲乘机将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园后与乙碰头,乙问抢了什么东西,甲说就抢了一只手表。甲将手表交给乙出卖,乙以 1000元价格卖给他人后,甲与乙各分得 500 元。问题:(15 分) (1)甲和乙是否构成抢劫罪的共犯,如构成,其犯罪形态如何? (2)甲脱衣服并摸丙的行为构成何罪? (3)甲拿手表的行为如何定性? 2.案例:2001 年 10 月 6 日上午,薛某与游某因小事发生纠纷,后相互殴打,薛某个子高大,游某个子矮小。当游某吃了亏以后,乘薛某不注意,拾起一块砖头砸向薛某,造成薛某头破血流。游某乘机向市场内跑去,随同薛某一同出来的几个同伙见薛某被人砸破头,遂在薛某弟弟的带领下,手持砍刀、匕首、木棍来到市场内分头寻找。王某和叶某在市场卖肉的地方找到了游某。他们二话没说用砍刀和木棍朝游某身上乱砍乱打。顿时,游某浑身是血, 游某拿起卖猪肉的屠刀向持砍刀再一次向自己砍来的王某砍去,王某当即倒地身亡。叶某见状,丢掉木棍向市场外跑去,游某没有去追,而是到附近的公安派出所投案自首。 问:试分析游某杀害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请有条理地回答。(15 分) |